家常版芋儿鸡翅根的做法
在成都过小日子有几个乐趣:一是和菜场大姐大婶们学加家常川菜。什么泡菜啊,耙豌豆啊,腊肉啊,家常的做法我都是在菜场里多买几次菜,多问几次学来的。有一回一个老爷爷和我讲他卖的粉丝怎么做最好吃,不水煮,而是先过油炸蓬,那个味道和现在泡水粉丝不能比,说罢,叹气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会这么做了。爷爷口音重,制作细节我实在听不明白,但是每次还是愿意向他们请教,要融入川蜀人的生活,学做家常川菜大概是第一步吧。
另一个乐趣是看当地人在自家门前开饭。成都小商铺特别多,大多都自带个便利的炉灶在门前炒菜做饭,一到饭点,不管是水果摊还是杂货铺,经常一阵一阵的饭菜飘香,不论是回锅肉,盐煎肉,油泼辣椒,还是炒一个素菜,总会把路人馋的忍不住瞄一眼。我就经常忍不住要去看看锅里到底在炒啥,怎么能够这么香,每每被小贝拉住,笑话我不要这么没出息。嘿嘿,其实那在我心中是多么美好的场景。
还有一个乐趣,就是和当地人聊美食,大多是家常美食,有时是他们眼里的老味道川菜。大多数成都人,都有一两道能够津津乐道如数家珍的家常川菜,哪怕不会做的,也能回忆起以前的老味道,和他们聊,准没错。我听过出租车司机四十分钟不间断的给我讲不同的川菜如何选肉,同一道回锅肉重庆和成都有啥子不同,他家私房干煸土豆肉丝下酒菜和藿香鲫鱼的秘密所在;也听过理发的小伙给我描述小时候家乡自制的酸浆和豆花,沥米饭和控饭的回味悠长每一道都让人听得口齿生津,心生向往。
除了自家味道,有时也聊他们心目中的川蜀味道。有一回,我下课回家,在校车里一个学生和我聊天,那天刚好是我上美食课,趁着热乎劲儿,他和我回忆起了他本科时的美食生涯。那时还是很多年前,他还在重庆读书,那时吃火锅还没有空调,三十八九度的天气,最惬意的吃法就是三五舍友,光着膀子,穿着裤衩、拖鞋,肩头搭一块湿毛巾,左手握一瓶某牌高度白酒(牌子和度数俺记不得了),右手把那鲜嫩的毛肚往火锅里涮涮,一口入喉,再滋溜抿一口白酒,只吃的是浑身大汗,酣畅淋漓,好不过瘾到现在开着空调吃火锅了,那个意境已不比当年说罢有和我细细的将重庆火锅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关于重庆火锅,一些历史是略知一二的,但是听他这样声情并茂的描述和回忆,一下就又把我带到那个意境里去了,真想身临其境的体会一下。两个人直聊到我差点做过站,下了车走好远还意犹未尽。
又到了成都最湿热的季节,湿热季里吃麻辣火锅想想真是很有道理,虽然热,但是刺激食欲,出汗排毒,吃完倒一身轻爽,除了那个味道,哈哈。火锅在家弄一次铺张太大,今天分享一种成都街头排挡里很常见的一种吃法——芋儿鸡,和它齐名的还有一道耗儿鱼。芋儿鸡,我见到的大多数版本就是把芋头烧鸡块做成麻辣火锅的样子,也有做成麻辣干锅的:)今天分享的算是就近取材的家常做法,那日家里没有整鸡,翅根倒是还有些,于是全部用上,调料方面,没用火锅底料这样的大麻大辣大油,不过家里的麻辣酱料也全都全部上阵,主要是营造复合味道的红油香。
湿热天酣畅流汗的火辣川味-芋儿鸡翅根家常版
材料:整鸡、半边鸡、鸡翅鸡腿都可,我用了翅根,小芋头若干个,葱姜蒜,干辣椒,鲜辣椒,花椒、八角、豆瓣酱以及各种辣酱(根据家庭储备情况自选,我还用了李锦记麻辣酱、涮涮酱和香辣豆豉酱),少许糖,盐,黄酒,生抽,老抽,耗油
芋儿鸡翅根家常版的做法
1、鸡肉和芋艿洗净,整鸡的话要切块,鸡肉冷水入锅,加姜片黄酒大火煮;
2、煮开后撇一下浮沫,煮到没有新浮沫了,捞出温水洗净备用;
3、锅底放油,爆香葱姜蒜和辣椒,后加入一勺豆瓣酱;
4、加入花椒八角等炒香炒出红油,下焯过的翅根;
5、略微翻炒一下加入黄酒,翻炒,加糖和其余辣酱(我用了李锦记的三种辣酱);
6、翻炒均匀后加入水,水量要没过食材,要涮锅的水要多加;
7、再丢一些新鲜葱节,大火煮沸;
8、煮沸后转小火焖15-20分钟;
9、调入适量的生抽、老抽,视辣酱咸度看是否需要补盐;
10、加入备好的小芋头,少许蚝油,小火煮到芋头绵软即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