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的中药疗法
酒渣鼻的中药疗法
酒渣鼻,又名"玫瑰痤疮”,是发生于以鼻部为中心的慢性皮肤病。
酒渣鼻以中青年女性较多见,病情严重者表现为鼻部、前额等处一片持久不退的玫瑰红色斑疹。过细观察之,还可见在潮红的皮肤上显露出如树枝状的扩张的毛细血管,且以鼻部损害最为严重。因其见于面部,有损美容,故患者求治心切。经临床验证,用硫黄、大黄粉溶液外搽治疗,效果显著。方法是:将生大黄15 克研为细末,去除残渣,与硫黄粉15 克混合拌匀,加蒸馏水100 毫升,放瓶内搅匀,密封一周后外用。用时以棉签搅拌沾药涂患处, 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以搽后局部皮肤发痒为度。注意硫黄有小毒,勿入口;治疗期内,禁酒及辛辣之物。
婚后妇女酒渣鼻的食疗和药疗妇女在婚后之所以发生酒渣鼻,其主要原因在于:(1)饮食不节:婚后心情舒畅,食欲倍增,又常嗜辛辣温热之品(如辣椒、酒类),使热伏于胃,上蒸于肺,熏蒸鼻部而发病。(2)毒邪感热:
婚后饮食不节,肺胃蕴热,鼻部已红,复感风热邪毒,内外合邪积于鼻部,致鼻红加重,伴鼻部肿胀,出现红色丘疹或脓疱。(3)内热不宣,饮食不节,肺胃热蒸,鼻红且肿,久治不愈,又感风寒,邪束于表,内热不得宣泄,结于鼻部。
根据酒渣鼻的病因、病机及病情的发展,本病可分为三期:
1.初期(即肺胃积热期):鼻部表面油腻发热,鼻端潮红充血,用手压迫则红色迅速退去,手指抬起,旋又复见,每当精神紧张或兴奋,或进食辛辣过热食物时,鼻部的红色就会变得更深,常伴有口鼻发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夜寐多梦等症。治宜宣泻肺热,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法。药方为:
枇杷叶15 克、桑白皮15 克、黄芩9 克、黄连5 克、丹皮12 克、赤芍药12克、银花15 克、紫地丁15 克、连翘12 克、川牛夕12 克、陈皮3 克。若用饮食疗法治疗,可选用枇杷叶、白芍、芦根、百合、菊花等,配合莴笋、黄酱、鲜生藕、鲜丝瓜、白糖制成酱拌三丝食品。方法是:将枇杷叶、芦根、菊花、百合、银花煎成汁,以其汁加糖及油、葱、姜各适量炖,再将莴笋、鲜藕、鲜丝瓜消毒后切丝,以炖酱拌之。
2.中期(即热毒蕴结期):鼻部潮红,局部常有肿胀,鼻部及颜面近处出现如针头至高粱米大小的红色丘疹或脓疱,时觉刺痒、疼痛,且多伴有鼻热、口渴、心烦、易急、便干、尿黄等症。治宜清热凉血,化瘀解毒法。药方为:马齿苋30 克、白头翁30 克、丹皮12 克、赤芍药30 克、黄芩9 克、生地15 克、生甘草6 克。若用饮食疗法治疗可选用生藕、慈姑、丝瓜汤等, 配菊花、赤小豆、生苡米等熬粥或煎汤饮用。
3.后期(气血瘀滞期或鼻部肥大期):鼻部暗红,皮肤表面有呈丝状的扩张毛细血管显露,表面皮肤逐渐增厚,甚则呈结节状增殖,鼻部肥厚增大而呈球形,油光发亮,外部高低不平,且常杂有脓疱。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法。药方为:桃仁12 克、红花9 克、川芎6 克、赤芍药12 克、丹皮12克、丹参30 克、牡蛎30 克、丝瓜络12 克、大贝母12 克、昆布15 克、桑白皮12 克、黄芩9 克。如用饮食疗法治疗,可选用山渣、红糖、赤小豆等,配桃子、荸荠、酸橙子与菊花、桑叶做成食品食用。
以上是酒渣鼻的内治法,下面再介绍几种外治法:
(1)以大黄、硫黄各等份研细末,茶水调搽。
(2)以白牵牛子(又称白丑)酒浸晾干研末,外搽。
(3)以枯矾、硫黄乳香各等份,研末,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