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 用针扎这处身体变化神奇

  用针扎什么地方身体变化神奇呢?在中医学上,中医针灸是非常受到大家欢迎的,那么,你知道针灸的作用是什么吗?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针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针灸的神奇作用有什么吧!

  针灸是古往今来比较受欢迎的,很多人都喜欢通过针灸来缓解身体的病痛,那么,针灸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来看看针灸的好处有啥吧!

  小伙子耳朵堵了,老中医竟用针扎了这处

  上周有个小伙子来看病,说早上起床忽然觉得耳朵堵住了,一直到现在还没缓解,老是觉得耳朵里面闷闷的,好像有一团棉花塞住了似的,有时候还会觉得听声音象隔了一层膜似的,并且时不时的还会有轰隆隆的耳鸣声,让人烦躁不安。

  问他这两天是不是感冒了,他点点头,说近这两个礼拜一直在咳嗽,还流脓鼻涕,话还没说话就连着咳了好几声,咳嗽的声音里带着痰声,那痰声就象是从气管里面传出来的一样,还伴着厚重的鼻音。

  听他说完,我大概就了解了他的整个发病过程,我给他开好药,又给他在耳朵上扎了几针,他瞬间感觉轻松了不少,嘱咐他吃完药再来看。三天后他来复诊,问他恢复的怎么样,他说已经好了很多,表情也轻松了不少。

  这种耳朵堵塞感的疾病在临床上非常普遍,特别是长时间咳嗽、流鼻涕的人容易患上,西医学上称作咽鼓管功能异常,中医我们把它叫做“耳胀耳闭”,多半都与呼吸道的炎症有关。

  比如长时间的咳嗽,连着咳一两个星期或者一两个月;或者长期的慢性鼻腔、鼻窦炎症,老是不停的擤鼻涕,短的几个星期,长的则几个月,甚至几年鼻涕都不能彻底止住。

  这些来自上、下呼吸道的炎症持续的刺激咽鼓管,包括反复擤鼻涕这种容易造成咽鼓管压力改变的行为,都会造成咽鼓管功能不良。这根管子该打开的时候打不开了,你就会觉得耳朵闭住了、堵住了、塞住了,左边咽鼓管打不开左边耳朵就觉得闷胀,右边咽鼓管打不开右边耳朵就会觉得闷胀。

  针灸可以疏通经络

  从中医角度来讲,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耳朵通向鼻腔、咽喉方向的经络受到了阻碍,经络里的阳气运行出现了障碍,所谓“不通则塞,塞则不通”是也。如果是外来的风啊、寒啊引起的耳朵经络不通,就用祛风散寒的方法;如果是体内的痰啊、湿啊阻塞了耳朵的经络,那就要用化痰利湿的方法治疗。

  中医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点就在于恢复耳朵经络中气血的运行。对于出现这种耳朵堵塞感、闷胀感时间不是很久的病人,比如才出现几天的,运用中药和针灸等中医药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是很不错的,往往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见效;如果拖延的时间比较长了,耳朵里的经络堵塞比较严重的,那么在治疗的时间上也会相对长一些。

  除了上述说的这些问题之外,耳朵堵塞感也常常见于外耳道耵聍堵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耳垢”堵塞。如果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耳垢堵塞引起的,那就要由耳科医生来协助处理,比如清洗外耳道等等。经常有人在游泳或者洗澡后突然出现耳内堵塞感,这就与耳垢被水浸泡之后膨胀以至于堵塞了外耳道有直接关系。

  不过,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如果长时间耳朵堵塞感不见好转,特别是单侧耳朵堵塞感非常明显,经过检查还伴有耳朵里面积液的,则要注意排除鼻咽癌或鼻腔肿瘤的可能。

  针灸时晕灸的症状

  先兆期

  头部各种不适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适,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

  发作期

  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凉,摇晃不稳,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数可伴惊厥发作。

  后期

  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

  接下来,还为大家总结了不宜针灸的人群,继续来了解了解吧。

  哪些人不宜针灸

  针灸的作用很多,但并非人人都适合针灸,下面来看看哪些人不适合针灸吧。

  糖尿病人群

  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凝血功能障碍人群

  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如果在针灸过程中出现晕灸的现象要及时和医生反映。

  针灸并不是人人适用的,对于一些特殊人体来说,针灸有风险,因此,上面提到这些人千万不要尝试针灸哦!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你知道中医针灸的作用有哪些了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老中医帮助人家针灸,看似恐怖的针灸其实一点也不可怕,相反是非常的舒服,因此,经常针灸对人体也有好处,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哦!